共學互研 集思廣益 | 至誠中小學部開展新課標學習研討交流活動
自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來,至誠學校初中小學部組織全體教師自主研讀新課標,做筆記、勤思考,各學科組有序開展探討交流活動,加深理解新版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新要求。
近日,初中部開展新課標學習交流會,各學科組分享了學習成果與體會。
陸老師分享道,語文新課程標準里旗幟鮮明地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尤其是學習任務群的組織與呈現,更是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展露無遺。
如果把課堂比作一方舞臺的話,那么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得心甘情愿轉戰幕后,學生才是我們要捧的角兒。
——語文組 陸學香老師
李老師說,數學新課標將課程目標拓展了培養“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的要求。教學中需要關注學科知識的滲透與融合,關注數學文化的滲透,要讓學生經歷項目式學習的全過程。
教師們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組 李國恒老師
英語學科主題篇的三大范疇: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通過英語這個載體,讓學生認識自我、適應社會、探索自然,體現了英語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新課標下英語教學的目標是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將語言和文化相結合,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同時,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幫助他們提高學習的能力。
——英語組 完其紅老師
何老師分享了新課標下科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具體實現。
新課標強化了育人導向,立足發展科學素養,關注學習進階的設計。教師的教學設計應圍繞核心概念,在“雙減”背景下,通過優化每一節課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科學組 何琳老師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新課標強調育人功能,強調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
比如八年級中國歷史《隋唐時期》部分,就是通過列舉一系列史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觀念:統一局面始終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局面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要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中華民族創造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為世界文明發展做了巨大貢獻,我們為之感到自豪,并且立志傳承與弘揚。
——社會組 陳愛軍老師
藝術課程新課標的主要變化可以概括為“連橫合縱”和“與時俱進”。
新課標中美術學科與音樂、舞蹈、戲劇、影視融為一體,這就意味著教師在學習理論或實踐的過程中,應該將自己視野擴寬,樹立整體意識,不僅要注重學科知識內的縱向銜接,更要注重知識間的橫向配合。
——綜合組 王志遠老師
“新課標”下的課堂
新課標理念如何真正走進課堂,帶來改變?
9月1日,初中小學部中層及以上干部、相關教學人員深入課堂進行聽課,對教師授課、學生狀態、教室環境及教學設備運行情況等進行檢查,確保師生上好新學期、“新課標”下的第一堂課。
本學期,我校將繼續以品質課堂提學生學科素養,關注課堂、深刻研討,讓“雙減”和“新課標”通過課堂落地見實效,推動學生的全面成長。